男,汉族,1949年生,湖北潜江人。
家庭住址:湖北省潜江市东风路118号潜江群众艺术馆,家庭成员5人。
江汉平原皮影戏的第五辈继承人,是唯一能以“汤格”与“郭格”雕刻技法制作传统皮影和飞线皮影的皮影艺人,家中世代以皮影戏为业。在皮影事业上,他坚持了半个多世纪,几乎奉献了他的全部。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(江汉平原皮影戏)代表性传承人。
1949年10月,我出生在潜江月波村。家中世代以皮影戏为生。从小表现出很高天赋,1961年,11岁便随祖父到潜江皮影队学艺,拜万光禄为师,又得祖师周天元亲身传授。13岁登台演出,28岁任潜江皮影队队长。祖父临终前给我留下遗言:“一定要把皮影戏传下去。”创建潜江皮影队的师祖周天元也将皮影队的土地、房屋托付给我,留下遗言:“遗产全部留给皮影戏。”
带着长辈们的重托,我带领着皮影队在江汉大平原四处演出。20世纪90年代,皮影戏走向了低谷,常年接不到演出。那时,家里的生活十分困难,一家4口人租住在红军路一间10平米的屋子里。我不会做生意,也不会别的技艺,只能出去做小工,下煤车,给人擦地板。妻子杨昌琴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,不得不出去打零工,起早贪黑,十分辛苦。1994年家里发生重大变故,我失去了大儿子,一夜间,头发全白了,一只耳朵也失去了听力,几天几夜滴水不沾。整整一年,我都精神都恍忽,全家就靠妻子一个人做小工撑着,家里已经穷得每天都是一锅清水粥伴着腌咸菜。
因为贫穷和困苦,一家人也受尽了白眼。小女儿杨春霞却特别懂事,每天放学回家就陪我散心。有一天,女儿说:“爸爸,我们家的皮影戏唱这么好,您不说,我们以后都不知道了。您给我们写下来吧,以后我照着您写的,把家里的皮影戏说给后人听。”我当时就激动了:“是啊,虽然皮影戏没有演出市场了,但是我可以把这些都写下来留给后人。”1996年,我着手开始创作《江汉平原皮影艺术》一书,直到2004年才完成初稿。为了支持我的皮影梦,妻子借了几十块钱当本钱摆地摊,起早摸黑地做小生意。冬天里寒风像刀子刮,夏天像在火炉里烤,但是她从来没埋怨过一句,还把辛苦挣来的钱给我拿去买牛皮做皮影。在这艰难时期,女儿也支持我说:“爸爸,我愿意帮你一起承担起皮影戏的责任。”
2006年,我迎来了皮影事业的春天,潜江群众艺术馆以《江汉平原皮影艺术》一书为主体申报的“江汉平原皮影戏”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。201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在潜江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的关怀下,皮影戏重新发展起来,我一家人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了改善。
我擅长鸡鸣腔、渔鼓腔皮影戏,并从事皮影雕刻艺术。雕刻了皮影近六百余件,皮影头茬近两千余个,改编和移植剧本三百多个,并整理出了传统的皮影剧本2900多个,传教徒弟有二十余人。总共带了30多个徒弟,雕刻却只传给了女儿杨春霞。还和同在群众艺术馆工作的女儿杨春霞用19年的时间整理出了《江汉平原皮影艺术》《皮影雕刻艺术》《行话集成》等三部专著,共计160多万字,1000多幅图片。同时,我们父女合作,创作了童话皮影剧40多个,还制作了各种造型的皮影900多件。
我精通祖传的鸡鸣腔、渔鼓腔的各种打击乐和弦乐扬琴,并能够一人使用多种乐器配合演唱,在江汉平原各地都有大量的观众。
2014年,我带着江汉平原皮影戏第一次走出国门,让外国人也看到了皮影戏。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展厅,我用一周的时间现场演示荆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,浓浓荆楚风韵惊艳俄罗斯,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