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4日,闷热的午后,浙江海宁盐官景区皮影戏馆,81岁的老艺人徐二男手捧一杯浓茶,佝偻着身子坐在一条长凳上乘凉。戏馆后台,25岁的汪志良(图④)端坐电脑前,全神贯注地玩着篮球游戏。少顷,五位观众到场,大家各就各位,锣鼓敲起,徐二男老人(图③)唱腔高亢,干瘦的双手操纵着八根签子棒,手指灵活跃动,小小幕布上,两位将军激战正酣,出剑、挥棒、躲闪、回击……一招一式,活龙活现。
海宁皮影戏是文化部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皮影戏项目下13个序列中的一个,是南派皮影戏的代表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徐二男,从艺将近70年,见证了皮影戏这一传统文化的衰落,心有不甘,但又无能为力。“现在年轻人心思活络,暂时没地方去,就在这里呆呆,如果有个单位工资比这里高,可能就走了。我们是收学徒难,要留住学徒,难上加难!”
同样作为“非遗”传承人的79岁老艺人王钱松(图①)也有这样的忧虑。自己的三个孩子没人愿意干这一行,多年来只培养了5个徒弟,第六个徒弟是25岁的徐茹燕(图⑥),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工资,关系还挂靠在海宁越剧团。“把皮影作为爱好我喜欢,但要作为生活的饭碗我不干。”徐茹燕说。
延续了800多年的海宁皮影戏正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。
为了拯救即将消失的皮影戏,海宁市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皮影戏的保护力度,先后投入100余万元用于海宁皮影戏的抢救、保护和传承工作:出台保护条例、成立演出公司、建立皮影戏馆、实施录影录像工程、发展民营演出团体、补贴年轻的学徒,希望保留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这朵奇葩。尤其是在2011年,中国皮影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,随着社会的关注,皮影戏正以自己的方式顽强生长。